我的毕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魏晋之我主沉浮 > 第51章 用《弟子规》做束脩

第51章 用《弟子规》做束脩(第2/2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是一份重礼了。不过袁烜可不这么看,所谓礼多人不怪,他现在别的没有,后世的著作经典他还真的不少。

    “先生,我师父与我启蒙时候曾经教我一篇三言韵文,师父说这是他为我日后拜得红尘恩师时候准备的束脩!”

    袁烜说完,场中众人尽皆来了兴致,这神仙一般的扶摇子写的启蒙文章,那该是如何的精妙,于是一个个都有些迫不及待了。

    “烜儿此话当真?快快写来,老夫定当拜读一番!”

    袁烜拱手称是,他也不矫情,当下拆开薛义所送的文房四宝铺在桌案上。赵家的老大赵礼取了水来亲自研磨,袁烜连呼不敢,赵琦则说无妨,袁烜也就不再坚持。

    待得水化墨开,袁烜取过一只小楷笔,袁烜饱蘸墨汁,静气凝神后开始落笔,一时间行云流水,笔走游龙。

    第一个“弟”字刚刚写成,一旁的薛义虽然觉得这字尚且稚嫩,但富贵而新颖,是种他从来没有见过的,假以时日必定能自成一派,所以忍不住喊了一声“好字!”

    “弟子规,圣人训。首孝悌,次谨信。

    泛爱众,而亲仁。有余力,则学文。

    入则孝

    父母呼,应勿缓,父母命,行勿懒,

    父母教,须敬听,父母责,须顺承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非圣书,屏勿视,蔽聪明,坏心志。

    勿自暴,勿自弃,圣与贤,可驯致。”

    《弟子规》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。其采用《论语》“学而篇”第六条: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而亲仁。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”的文义,以三字一句、两句一韵编撰而成。

    可以说这是可以和《三字经》并立于世界教育文学之巅的中国经典,由于《三字经》的许多事情并未发生,所以袁烜就选了这篇弟子规来装逼。

    一千零八十个字后,袁烜阁下手中的小楷毛笔,活动活动手腕,等他回过神来看向众人的时候不禁吓了一跳,他发现人的眼中都冒着绿油油的光,就像是饿极了的狼看见肥羊一样,好在肥羊是坐上的那一摞写好的纸。

    “老师,这就是师父让我交给你的束脩,从此这篇弟子规就可入赵氏宗祠,作为赵氏家塾的孩童启蒙读物。”

    其实如果说启蒙的最佳读物,那肯定是拼音,但这是袁烜立足这个时代最的东西,他没想过拿出来,将来教给两个弟弟和三人的后辈传人,作为密语传话才是正理。

    “好好好,如此重礼,老夫本来受之有愧,但想到扶摇子前辈的学问应该为世人敬仰,老夫就厚颜收下了,此生若是能得见前辈当面,必定稽首拜谢他的教化之功。”

    赵家众人心潮澎湃,一日之内收得两篇足以传世的佳作入宗祠,赵家想不留名青史恐怕都难了。

    这篇《弟子规》一看就是儒学经典,郭璞看过一眼虽觉惊讶,但过后也并未有太多羡慕,他更加看中的是《封神演义》这样的道家宝典。

    可另一人薛义就不同了,作为正宗的儒门弟子,他太清楚这篇三言韵文的重大意义了,这是一篇足以教化天下的儒学启蒙,而且里面崇尚的“忠、孝、仁、义、友、恭、悌”等思想更是更让当权者最快时间配合传扬。

    此乃大功德,甚至可以说是儒家的祥瑞!

    “几瑜兄,愚弟我有个不情之请。圣人云‘有教无类’,可怜世人大多愚昧不堪,盖因学问一途入门太过艰难。

    今日赵氏得异人所授无上宝典,望几瑜兄能以天下苍生福祉为念,以此《弟子规》献于天子,则天下皆感念赵氏之功。

    请几瑜兄万万成全!”

    说完老家伙一恭到底,似乎如果赵琦不答应他就不起身,这已经是不要脸面在强求了。

    “简之严重了,如此祥瑞文章入我赵氏宗祠已经是祖上之功德,我哪里还敢独占其美呀!只是,扶摇子前辈以此作为烜儿的束脩,就是不知前辈的意思是……”

    “老师放心,师父说了,既已送出,那么要如何处置就全凭老师作主了。”

    这篇文章必须传扬出去,所以袁烜在这个当口站出来送出助攻。

    “如此,就依了简之吧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当夜,合肥教俞薛义同庐阳书院夫子赵琦夜访太守府,太守夏乔设宴款待,席间赵琦献上一篇署名为扶摇子的儒学经典《弟子规》,夏乔细看之下口称“祥瑞”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大早,一匹快马带着赵琦亲手誊抄的《弟子规》全文,还有夏乔写给皇帝的报功文书一同北上洛阳,而报功文书上其中有个名字叫袁烜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